2023年9月9日
热搜词: 营商环境 学籍 社保 企业开办 身份证 桂惠贷 公积金 养老保险
|
|
EN
|
退出老年人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广西数据
  • 易达东盟
  • 美丽广西
  • 新媒体矩阵
  •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广西 > 文化八桂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油茶制作工艺(恭城油茶)

    2024-02-27 17:47     来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打印

    “恭城油茶”是恭城瑶胞的一种传统食品,据史料记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恭城油茶制法特别讲究,选用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先用少许开水浸泡5~10分钟,以减少烟火味及苦涩味,然后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叶稍炒,随即将其捶茸,捶好后加水烧开熬至出味,放入精盐调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葱花、香菜末,随配用小碟装好的米花、脆果(类似油炸的面疙瘩)、酥花生、炒米、炒黄豆、排散上桌即成。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一锅茶水被饮完后,还可向锅内掺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复熬煮可达五六锅。这样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杯苦、二杯呷(涩)、三杯四杯好油茶”之说。

    2008年,恭城油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t18012314_ext.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