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热搜词: 营商环境 学籍 社保 企业开办 身份证 桂惠贷 公积金 养老保险
|
|
EN
|
退出老年人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广西数据
  • 易达东盟
  • 美丽广西
  • 新媒体矩阵
  •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广西 > 文化八桂 > 文化中国行·广西 > 非遗广西

    我们的非遗|“勤泽格拉”白裤瑶的璀璨明珠

    2025-01-17 16:21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打印

    视频摄制:卿要林

    黎芳才带领白裤瑶胞表演勤泽格拉。麦艳梅摄

    鼓阵气势宏大,鼓声气势磅礴。

    黎芳才和他的皮鼓居中,或蹲、或跑、或跳、或敲。围绕他的圆形铜鼓阵,随着他的节奏变化而发出不同的合鸣声。

    那激越的铜鼓声和独具特色的舞蹈,处处散发这个古老而神秘民族的迷人风情。

    12月14日,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举行的2024年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示展演活动中,黎芳才和他的团队表演的“勤泽格拉”,吸引着全场的目光。

    这是白裤瑶的传统舞蹈,又名“猴鼓舞”或“猴棍舞”,白裤瑶称之为“勤泽格拉”,是白裤瑶灿烂独特文化中最闪耀的明珠。由于在跳“勤泽格拉”时离不开铜鼓,也称为铜鼓舞。

    遥望天下景区瑶王府广场演绎非遗项目——勤泽格拉。

    2024年南丹白裤瑶年街节,黎芳才带领当地群众跳白裤瑶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

    黎芳才是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从朝气蓬勃的少年,到两鬓斑白的老者,他用一生的时光守护着这一民族瑰宝。

    黎芳才的童年,是在“勤泽格拉”的鼓点声中度过的。8岁那年,当他第一次拿起鼓槌,敲响那面古老的牛皮鼓时,命运的齿轮便开始缓缓转动。

    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在简陋的屋舍前,在熊熊的篝火旁,父子俩的身影随着鼓点跳动,一招一式,都倾注着先辈的智慧和家族的传承。

    年幼的黎芳才,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神秘舞蹈的好奇与敬畏,从此踏上了与“勤泽格拉”相伴一生的旅程。随着年龄的增长,黎芳才对“勤泽格拉”的热爱愈发炽热。

    他师从黎纪年,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在艰苦的学艺岁月里,黎芳才每天都沉浸在“勤泽格拉”的世界里,反复揣摩着每一个舞蹈动作,从双击鼓的激昂节奏到单击鼓的灵动韵律,从轻盈敏捷的脚步移动到独特的头部摇晃动律,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无数个日夜的苦练,让他的技艺日益精湛,逐渐成为当地跳“勤泽格拉”的佼佼者。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在白裤瑶年街展示。张宏程 摄

    跳“勤泽格拉”时,黎芳才要模仿猴子的形态,保持上身微含的舞蹈体态,双手持鼓棍,一边击鼓面、鼓身、鼓边、地面,一边挥舞鼓棍不断相互击打。

    黎芳才说,鼓棍击打的位置很有讲究,要依次由头、肩、腋、背、腰、臀、膝、脚等身体各部位击打,然后又从脚击到头。

    他的动作有时宛如猴子抓耳挠腮、挠头抓脚等,有时又宛如人们在躬身插秧、勤劳耕地。

    铜鼓则起到雄浑压阵的作用。

    皮鼓表演诙谐活泼,而铜鼓则起到雄浑压阵的作用。

    “勤泽格拉”反映了白裤瑶群众对猴子机智勇敢品质的崇敬,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冀望趋吉避凶,还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南丹县旅游业的逐渐兴起,“勤泽格拉”迎来了新机遇。

    它从曾经的祭祀仪式逐渐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展示南丹文化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过去多在祭祀活动中出现。

    黎芳才深知这是传承和弘扬“勤泽格拉”的绝佳时机,他带领着徒弟和乡亲们积极参与各种旅游文化活动。在国内外的舞台上,他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敲响雄浑的铜鼓,跳起欢快的“勤泽格拉”。那充满原始力量的舞蹈,那震撼人心的鼓点,让观众为之倾倒。

    今年国庆在南丹瑶望天下景区,单日接待游客量突破万余人次。黎芳才每天都在景区里表演“勤泽格拉”,神秘的白裤瑶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游客们赞叹不已。

    因为“勤泽格拉”,黎芳才和他的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白裤瑶铜鼓舞及各种非遗民俗表演活动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卖点。

    如今,黎芳才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对“勤泽格拉”的热情从未减退。令人欣喜的是,“勤泽格拉”等一系列白裤瑶的文化瑰宝,如今已走进校园,遍地开花。

    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小学,每天下午大课间时段,学生们纷纷走出课堂,敲铜鼓、打陀螺、绣民族服饰、吹牛角……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快乐的笑容。

    除了王尚小学开设非遗传承班外,吾隘镇中心小学、八圩中学、瑶寨小学、南丹县第四小学等多个学校都开设了民俗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班。

    传承和创新,让白裤瑶绚烂多彩的文化遗产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蓝锋 卿要林)

    黎芳才到学校教学生跳勤泽格拉。韦浩 摄

    南丹里湖瑶族乡王尚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操场练习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t19523823_ext.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