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热搜词: 营商环境 学籍 社保 企业开办 身份证 桂惠贷 公积金 养老保险
|
|
EN
|
退出老年人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广西数据
  • 易达东盟
  • 美丽广西
  • 新媒体矩阵
  •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广西 > 文化八桂 > 文化中国行·广西 > 非遗广西

    文化中国行丨青冈树下祈岁稔,仡佬佳节颂祖德

    2024-11-08 11:41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打印

    华夏大地自古崇山敬水,树木崇拜更是在山地民族间世代相承,源远流长。清代初期,部分仡佬族人为避战乱,由贵州一带迁徙至广西隆林,生活维艰之际,先民以青冈树洞暂寄祖宗灵位,以树为庇,树亦为家。年复一年,青冈树被尊为“祖宗树”,仡佬儿女于树下祭拜,拜树节由此萌芽,世代相传。对于仡佬儿女而言,青冈古树远非寻常景致,更是灵魂的栖息地,神性的承载物,寄托了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和对自然的无上崇拜。本期,我们走进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探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隆林仡佬族拜树节,循古训,敬树为灵,寻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隆林仡佬族拜树节

    类别:民俗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四批

    地域:广西 百色

    隆林仡佬族拜树节,是流传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缅怀先祖、祈福丰年、凝聚人心的深意。青冈树,被尊奉为神圣的“祖宗树”,不仅是自然界的恩赐,更承载着族人对先祖的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拜树活动一年举办两次:农历正月十四家祭神树,祈福造林;农历八月十五族聚“祖宗树”,缅怀先祖,聆听迁徙史话,共植绿意。2012年,隆林仡佬族拜树节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百色市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苗、彝、仡佬、壮、汉等民族世代交错而居。

    据《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记载:“隆林仡佬族约在清初从贵州迁来,至今已有10多代了”。目前,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主要居住在德峨镇么基村一带。

    么基村村屯一角。隆林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百年以来,仡佬族人的生活创业皆在崇山峻岭之中,衣食住行更是与山林密切相关。由此,便产生了“万物有灵、崇尚自然”的观念,并有对古树、巨石顶礼膜拜的习俗。

    仡佬族人共同祭拜青冈树(资料图片)。杨丽萍 摄

    隆林仡佬族学会会员郭秀伦告诉记者,仡佬先民迁行至今隆林么基村一带时,见山脉绵亘,林木苍翠,十分利于躲避战乱,便决定在此扎根安家。同时,他们也着手为象征家族血脉的祖宗灵位寻找安置点,延续逢年过节祭祀先祖的习俗。

    仡佬先民行至山间,两棵巍峨的青冈树映入眼帘,树根有洞且宽阔,四周古木环绕,宛如天然的神龛,庄严肃穆。于是,仡佬先民便决定将祖宗灵位安置于此树洞之中。

    仡佬族世代祭拜的“祖宗树”。甘艳霞 摄

    自此,这两棵青冈树成为仡佬族的“祖宗树”,形成独特的“拜树节”习俗。年久日深,树因人而灵,人因树而旺,仡佬族人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青冈树呵树青冈,根深叶茂好阴凉。遮得太阳遮得雨,仡佬灵位有地方!”一句流传于当地的古老歌谣道尽了人们对于青冈树的感激爱戴。

    仡佬族拜树节属于集体性传承,通常由主祭人带领全寨人民共同开展。主祭人之位一般由家族长子世代承袭,承担着守护古风的重任。

    隆林仡佬族拜树节代表性传承人、现任主祭人郭卜龙自小跟随父辈传习拜树习俗,如今,他已年近耄耋,承担着主持制定村规民约,弘扬传播拜树节文化,号召族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任。

    郭卜龙在进行拜树仪式的主持工作(资料图片)。杨丽萍 摄

    据郭卜龙介绍,在一年两次的祭拜当中,农历正月十四是以家族为单位,自发盛着供品祭于房前屋后的大树;而农历八月十五则以宗族为单位,到“祖宗树”前共同开展,仪式最为盛大。其主要内容均为怀念祖德、祈福护林。

    历经数载沉淀,拜树节现今已演化融为包含采新、祭祖、拜树、庆丰收、尝新五大环节的综合性庆典——尝新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金黄稻穗低垂,仡佬族人便会在当天清晨步入田间,亲手采摘当季成熟的谷物瓜果,开启采新环节。采摘的粮食作物除了备做祭品之外,还需取几束稻谷、苞谷悬于自家厨房灶台之上,燃上香火,意为感恩灶神赐予温饱。

    郭卜龙将新采的稻谷悬挂于灶台之上。甘艳霞 摄

    随后,便在自家的神堂前进行祭祖环节。新摘的粮食作物、煮熟的鸡肉牛肉,均被一一敬献于祖宗灵前,祈愿家族福祉与五谷丰登,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

    每户在自家祭拜祖宗完毕,族人便以宗族为单位,带上祭品共同前往神圣的“祖宗树”——青冈树前进行拜树。全体族人肃立,集体拜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祭拜时,郭卜龙会将糯米饭与肥肉塞入树洞表示“喂树”,象征着对“祖宗树”的滋养与敬重。甘艳霞 摄

    随后,在祠堂前举行的庆丰收则是一场欢乐的盛宴,竹林舞轻盈跳跃,仡佬族特有的八音旋律悠扬回荡,营造出一片欢腾景象,共同承载着对农业丰收的深切期盼与颂扬。

    庆丰收环节。隆林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尝新环节,族人们围坐一堂,共享佳肴,庆祝一年的辛勤耕耘终获回报。郭卜龙作为主祭拜人,则要向族人、来客娓娓讲述仡佬族迁徙创业的艰苦历程,以及与自然共生的民族信仰。

    仡佬全族在祠堂祭拜祖宗(资料图片)。隆林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农历八月十五祭拜当日,除了行拜树仪式、尽喂树之礼,主祭人还要在仪式上例行告诫,要求族人珍惜森林资源,鼓励在房前屋后种植树木,严禁滥砍滥伐。

    矗立在青冈树旁的石碑,记叙着该项习俗的起源与发展。甘艳霞 摄

    而在开春之际,为践行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仡佬族人在农历正月十四拜树活动期间,自发进行种树、护树活动。这不仅是隆林仡佬村寨的村规民约,更是仡佬族世代相承的自然法则,体现了仡佬族人对绿水青山的爱戴与守护。

    仡佬族人民到山上植树造林(资料图片)。杨丽萍 摄

    近年来,在相关政府部门和仡佬族学会共同推动下,当地围绕拜树习俗深入挖掘仡佬族文化,将隆林仡佬族拜树节活动与地方旅游产业融合,拓展打造了“尝新节”特色文化品牌,致力于将其发展成为多民族联欢活动。

    当前,除本族人以外,当地壮、苗、彝、汉等民族的民众也参与其中,共襄盛举,不少外地游客也驱车前来,体验这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有力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越来越多族内外人士参与拜树节活动。隆林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未来,我们将拓宽拜树节仪式空间,以满足各族民众与日俱增的参与热情;同时,正计划将传统竞技体育融入尝新节系列活动,丰富节庆内涵,提升互动体验,吸引更多族内外人士参与,携手守护这份弥足珍贵的非遗民俗活动。”隆林仡佬族学会会员郭秀伦说。(甘艳霞 古秀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t19270722_ext.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