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编制本报告。本报告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部分组成,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条例》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健全制度规范,提高公开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公开方面。一是推进法定公开事项主动公开。全面落实政府信息依法主动公开要求,推动信息公开更加精准规范,通过数字赋能深化政府信息直达服务,实现政府信息“精准推送”。在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政务公开专区,将政务公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畅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二是做好重大政策信息公开。围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组织各有关部门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设“稳岗就业·保障民生”、“聚焦新能源·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经济·释放数字活力”等专栏,汇聚公开重大政策动态信息。三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紧扣本单位职能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出“科普知识宣传”专题,系统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开设“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专栏,聚焦“三升两去三消减”总目标,及时宣传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取得的进展成效;响应国家号召,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统筹使用中央与地方资金,让优惠直达消费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加强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制作形式多样的政策解读产品,转载解读到位的官方媒体评论文章,确保公众能够准确理解政策内容。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开展在线访谈,集中发布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相关内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我区重大决策的关注度和覆盖面。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进一步优化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畅通接收渠道,规范办理流程,统一答复格式,提升工作质量,依法保障公众合理信息需求。2024年,全区共收到并办理依申请公开13560件,其中自然人申请12670件,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890件。2023年度结转516件,2024年度办结13516件,结转2025年度继续办理560件。依法妥善处理行政复议821起、行政诉讼350起。
(三)政府信息管理。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出台广西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标准,修订推荐性地方标准《政府信息公开管理规范》。加强公文公开源头管理,出台开展公文公开源头管理改革的文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符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条例》要求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内审机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同步审查、同步执行。对已公开信息“回头看”,有效防范公开后的汇聚风险。清理不适用的自治区人民政府政策文件,为依法行政提供有力保障。推进政府公报数字化转型,减少印刷纸质版公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信息获取和政策服务需求。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建设“全区统一政策文件库”,优化“政务服务地图”,升级“全区统一智能搜索”和“智能问答”,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功能可用性,建设“全天候、不下线”的服务型政府网站。打造有特色、有温度、有创意、有思维的政务新媒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和移动服务,提升政务公开便捷性。对自治区人民政府英文网进行改版升级,优化栏目设置,增加广西面向国外的招商引资、旅游、文化交流、留学政策等内容,全面提升我区对外政务公开水平与网上服务效能。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态势感知平台和广西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对全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开展实时监测,确保政务公开平台安全。
(五)监督保障方面。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工作培训,依托多种方式科学开展考核评估,加强对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监督。有序开展对全区513家政府网站和2231个政务新媒体的日常监测、季度检查和年度考评,建立完善纠错反馈机制,及时通报错情,确保全区政务公开平台平稳、健康、安全运行。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32 |
30 |
278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853 |
1123 |
10292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19241923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13263401 | ||
行政强制 |
812438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574899.8629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2670 |
319 |
5 |
47 |
205 |
314 |
1356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500 |
5 |
0 |
1 |
0 |
10 |
516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4275 |
168 |
2 |
32 |
80 |
159 |
4716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563 |
32 |
1 |
1 |
69 |
38 |
1704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121 |
0 |
0 |
2 |
1 |
1 |
125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67 |
3 |
0 |
0 |
1 |
1 |
72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33 |
0 |
0 |
0 |
0 |
0 |
33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159 |
7 |
0 |
2 |
2 |
6 |
176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220 |
5 |
0 |
1 |
1 |
4 |
231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96 |
7 |
0 |
0 |
0 |
3 |
106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107 |
2 |
0 |
0 |
0 |
0 |
109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386 |
3 |
0 |
0 |
0 |
1 |
39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4685 |
66 |
0 |
6 |
43 |
71 |
4871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81 |
7 |
1 |
2 |
0 |
8 |
199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34 |
0 |
0 |
0 |
0 |
0 |
34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49 |
0 |
0 |
0 |
0 |
7 |
56 | |
2.重复申请 |
72 |
0 |
0 |
0 |
2 |
2 |
76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4 |
0 |
0 |
0 |
0 |
0 |
4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6 |
0 |
0 |
0 |
0 |
0 |
6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8 |
0 |
0 |
0 |
0 |
0 |
8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64 |
0 |
0 |
0 |
0 |
5 |
169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399 |
19 |
1 |
1 |
2 |
9 |
431 | ||
(七)总计 |
12629 |
319 |
5 |
47 |
201 |
315 |
13516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541 |
5 |
0 |
1 |
4 |
9 |
56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315 |
139 |
183 |
184 |
821 |
91 |
10 |
36 |
32 |
169 |
105 |
12 |
11 |
53 |
181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4年,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全局性认识有待加强,存在政府信息发布把关不严,政务公开工作疏于管理等问题;二是政策解读质效有待加强,有时出现解读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下一步,我区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加快推进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公开质效。一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安全管理,大力提升政务公开规范化水平。二是稳步推进政务公开人性化。多角度全方位加强政策解读,做好跟踪和回应,强化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政策公开解读,准确传递政策意图,提高政策执行准确性和效率。三是有序推进政务公开专业化。从多维度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与监督,以问题为导向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科学开展考核评估,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要求,2024年未收取信息处理费。